美國一夜增4死!累計91確診6死 傳染病專 - 股票

By Oliver
at 2020-03-03T10:34
at 2020-03-03T10:34
Table of Contents
※ 引述《Tosca ( )》之銘言:
哇,真不敢相信這是醫師說的話呢。
當然都知道防疫手段會打趴經濟,但這個時候是經濟重要還是防疫重要?
當然都知道經濟衰退短期內會影響比疫病更多的人,但長期來看還是疫病影響更多人。
用你上次說的例子,既然洗腎後反而海闊天空了,那為什麼不叫大家都洗腎就好?因為
很多國外的基層老百姓負擔不起每週洗腎的費用。就算在台灣,濫用醫療資源對財政也
是很大的負擔。
我都懷疑您的業務有沒有包括洗腎啦?一種低端人口不是人的概念。
印度的種姓制度中,婆羅門佔5%,剎帝利佔10%,吠舍佔20%,首陀螺佔45%
,賤民佔20%。
光是低端人口在印度就佔了超過一半以上,但印度這個社會沒有這些低端人口可不行,
重活粗活甚至是殺肉挑糞這種骯髒的工作都要底層人口來作,高端人口可是連洗碗都不
願意動手的。
不過印度這種明確的階級分層又產生一個後果,就是低端人口對國家沒有認同感,既然
改變命運只能期待來生,那今生就隨便怎樣都好,沒有拼博向上的精神。
而在至少表面上自由平等的國家,人們更有意願去改變自己的命運,才能讓國家整體的
經濟繁榮。不止歐美日台,就算是中國的基層人民都很拼,都想翻身作自己命運的主人
。
印度種姓制度的另一個後果就是年輕人口雖多,但有專業能力和優良素質的勞動力卻很
少,因為種姓制度詳細規定了每個種性應該從事的工作,所以印度勞工的靈活度和素質
非常差。
短期來看防疫手段可能會傷害經濟和股市,長期來看冠狀病毒也可能會與人類共存,但
這些都不是現階段不應該防疫的理由。否則短期來看,等事情隱匿不住時爆發後才會更
加傷害股市,長期來看則會重傷政府的公信力。
就像這次美股大跌,看美國新聞和論壇輿論就知道,美國民眾早就懷疑去年九月的流感
大流行實際上就是冠狀病毒,這次大跌只是還債而已。政府壓的了一時,壓不了一世。
就算流感疫情不是武漢肺炎,如果去年九月就有作好處理,哪還會像今天這樣影響股市
?還是您在期待武漢肺炎的常態化?
另外我也想吐槽這幾天板上的文章,一堆人都在期待政府降息和QE,最基礎的經濟學
都學到哪去了?印鈔這種就是寅吃卯糧,總有一天要崩盤還債的。
假設PTT的用戶平均年齡三十歲,而且人人都可以活到八十歲,要五十年內都沒有大
崩盤,這有可能嗎?
還是人人以為自己是股神都能賣在最高點,在崩盤前即時逃跑,那上週的暴跌請問板上
幾個人有提前逃掉的?
我看一堆人根本就沒有避險計畫和對崩盤的對策,也沒有退場計畫吧?XD
別以為上週就是十年一次的大崩盤,每十年一週期的超級大崩盤都是指數起碼腰斬50
%以上的,上週的不過是開胃小菜,美債殖利率倒掛等各種警戒訊號全都還沒解除呢。
像平民股神蘇松泙說的,不要把全部資金都放在股市,要用股市賺到的股子股孫去滾,
母錢就抽出來好好存著保本。不要太貪,想著歐印就可以賺更多,反過來說歐印時也會
賠更慘。
金錢就像海水,會越喝越渴。如果總是想著過去少賺到的錢,就會越來越患得患失。資
本社會愛錢當然沒有錯,但不要變成金錢的奴隸,理性的跟金錢保持距離也很重要。
--
哇,真不敢相信這是醫師說的話呢。
當然都知道防疫手段會打趴經濟,但這個時候是經濟重要還是防疫重要?
當然都知道經濟衰退短期內會影響比疫病更多的人,但長期來看還是疫病影響更多人。
用你上次說的例子,既然洗腎後反而海闊天空了,那為什麼不叫大家都洗腎就好?因為
很多國外的基層老百姓負擔不起每週洗腎的費用。就算在台灣,濫用醫療資源對財政也
是很大的負擔。
我都懷疑您的業務有沒有包括洗腎啦?一種低端人口不是人的概念。
印度的種姓制度中,婆羅門佔5%,剎帝利佔10%,吠舍佔20%,首陀螺佔45%
,賤民佔20%。
光是低端人口在印度就佔了超過一半以上,但印度這個社會沒有這些低端人口可不行,
重活粗活甚至是殺肉挑糞這種骯髒的工作都要底層人口來作,高端人口可是連洗碗都不
願意動手的。
不過印度這種明確的階級分層又產生一個後果,就是低端人口對國家沒有認同感,既然
改變命運只能期待來生,那今生就隨便怎樣都好,沒有拼博向上的精神。
而在至少表面上自由平等的國家,人們更有意願去改變自己的命運,才能讓國家整體的
經濟繁榮。不止歐美日台,就算是中國的基層人民都很拼,都想翻身作自己命運的主人
。
印度種姓制度的另一個後果就是年輕人口雖多,但有專業能力和優良素質的勞動力卻很
少,因為種姓制度詳細規定了每個種性應該從事的工作,所以印度勞工的靈活度和素質
非常差。
短期來看防疫手段可能會傷害經濟和股市,長期來看冠狀病毒也可能會與人類共存,但
這些都不是現階段不應該防疫的理由。否則短期來看,等事情隱匿不住時爆發後才會更
加傷害股市,長期來看則會重傷政府的公信力。
就像這次美股大跌,看美國新聞和論壇輿論就知道,美國民眾早就懷疑去年九月的流感
大流行實際上就是冠狀病毒,這次大跌只是還債而已。政府壓的了一時,壓不了一世。
就算流感疫情不是武漢肺炎,如果去年九月就有作好處理,哪還會像今天這樣影響股市
?還是您在期待武漢肺炎的常態化?
另外我也想吐槽這幾天板上的文章,一堆人都在期待政府降息和QE,最基礎的經濟學
都學到哪去了?印鈔這種就是寅吃卯糧,總有一天要崩盤還債的。
假設PTT的用戶平均年齡三十歲,而且人人都可以活到八十歲,要五十年內都沒有大
崩盤,這有可能嗎?
還是人人以為自己是股神都能賣在最高點,在崩盤前即時逃跑,那上週的暴跌請問板上
幾個人有提前逃掉的?
我看一堆人根本就沒有避險計畫和對崩盤的對策,也沒有退場計畫吧?XD
別以為上週就是十年一次的大崩盤,每十年一週期的超級大崩盤都是指數起碼腰斬50
%以上的,上週的不過是開胃小菜,美債殖利率倒掛等各種警戒訊號全都還沒解除呢。
像平民股神蘇松泙說的,不要把全部資金都放在股市,要用股市賺到的股子股孫去滾,
母錢就抽出來好好存著保本。不要太貪,想著歐印就可以賺更多,反過來說歐印時也會
賠更慘。
金錢就像海水,會越喝越渴。如果總是想著過去少賺到的錢,就會越來越患得患失。資
本社會愛錢當然沒有錯,但不要變成金錢的奴隸,理性的跟金錢保持距離也很重要。
--
Tags:
股票
All Comments

By Ivy
at 2020-03-06T20:46
at 2020-03-06T20:46

By Aaliyah
at 2020-03-10T22:31
at 2020-03-10T22:31

By Hedda
at 2020-03-13T17:10
at 2020-03-13T17:10

By Jake
at 2020-03-17T20:55
at 2020-03-17T20:55

By Ophelia
at 2020-03-19T18:37
at 2020-03-19T18:37

By Lauren
at 2020-03-21T11:58
at 2020-03-21T11:58

By Connor
at 2020-03-25T04:55
at 2020-03-25T04:55

By Brianna
at 2020-03-27T00:52
at 2020-03-27T00:52

By Hedy
at 2020-03-27T18:26
at 2020-03-27T18:26

By Jacky
at 2020-03-29T00:31
at 2020-03-29T00:31

By Rosalind
at 2020-04-01T14:10
at 2020-04-01T14:10

By Elvira
at 2020-04-04T09:13
at 2020-04-04T09:13

By James
at 2020-04-05T15:05
at 2020-04-05T15:05

By Elvira
at 2020-04-09T20:04
at 2020-04-09T20:04

By Steve
at 2020-04-13T00:12
at 2020-04-13T00:12

By Oliver
at 2020-04-14T02:38
at 2020-04-14T02:38

By Eartha
at 2020-04-17T01:44
at 2020-04-17T01:44

By William
at 2020-04-19T04:00
at 2020-04-19T04:00

By Quanna
at 2020-04-21T12:12
at 2020-04-21T12:12

By Thomas
at 2020-04-23T12:05
at 2020-04-23T12:05

By Ivy
at 2020-04-27T16:34
at 2020-04-27T16:34

By Franklin
at 2020-04-29T19:01
at 2020-04-29T19:01

By Gary
at 2020-05-03T04:28
at 2020-05-03T04:28

By Megan
at 2020-05-05T08:27
at 2020-05-05T08:27

By Ivy
at 2020-05-08T06:17
at 2020-05-08T06:17

By Cara
at 2020-05-10T22:30
at 2020-05-10T22:30

By Iris
at 2020-05-11T21:36
at 2020-05-11T21:36

By Suhail Hany
at 2020-05-13T16:27
at 2020-05-13T16:27

By Regina
at 2020-05-16T23:24
at 2020-05-16T23:24

By Cara
at 2020-05-20T22:53
at 2020-05-20T22:53

By Olive
at 2020-05-24T05:30
at 2020-05-24T05:30

By Elma
at 2020-05-26T20:13
at 2020-05-26T20:13

By Andy
at 2020-05-28T21:00
at 2020-05-28T21:00

By Blanche
at 2020-05-31T13:24
at 2020-05-31T13:24

By Isabella
at 2020-05-31T23:59
at 2020-05-31T23:59

By Annie
at 2020-06-05T09:14
at 2020-06-05T09:14

By Kama
at 2020-06-06T06:11
at 2020-06-06T06:11

By Enid
at 2020-06-11T01:22
at 2020-06-11T01:22

By Charlotte
at 2020-06-12T05:32
at 2020-06-12T05:32

By Ida
at 2020-06-13T09:34
at 2020-06-13T09:34

By Wallis
at 2020-06-17T01:20
at 2020-06-17T01:20

By Joe
at 2020-06-17T23:43
at 2020-06-17T23:43

By Genevieve
at 2020-06-20T04:05
at 2020-06-20T04:05

By Ethan
at 2020-06-24T14:42
at 2020-06-24T14:42

By Agnes
at 2020-06-25T04:07
at 2020-06-25T04:07
Related Posts
美國一夜增4死!累計91確診6死 傳染病專

By Sarah
at 2020-03-03T10:26
at 2020-03-03T10:26
油價反攻,追還不追

By Emily
at 2020-03-03T10:23
at 2020-03-03T10:23
1712興農 多

By Lucy
at 2020-03-03T10:22
at 2020-03-03T10:22
00672L元大原油正2 來賺標借費喔!

By Lily
at 2020-03-03T10:20
at 2020-03-03T10:20
美國一夜增4死!累計91確診6死 傳染病專

By Vanessa
at 2020-03-03T10:17
at 2020-03-03T10:17